2013年1月12日

年輕人隨筆


感謝  復興高中同學的朋友們。



王巧文:

我們要學會能如數家珍般地,流暢介紹自己生活的土地。
我來到中心新村時,斑駁磚牆、國旗小巷、熟悉但說不出名號的花草,
巷村撲鼻的氣息,其實不需要多加說明,我心裡便已有一陣觸動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練家安:

氣溫很低,陽光難得穿透層層雲朵撒落大地,
風很強,強到可以透進衣服的纖維,鑽進全身上下的毛細孔,
卻絲毫沒有結凍要去踏查愉快的、熱血的心。
我們破解眷村的迷思,這才了解眷村這個名詞包含了多元的文化,
離開家鄉的無依無靠,認同的矛盾等等元素。


謝孟儒:

西洋的聖誔夜之前,我們在古色古香的北投山頭邁步著。
聽說那曾是間精病院,我卻怎麼走都感覺有書香四溢的氛圍。
一片片春夏秋冬後的樹葉,一片片陽光漫步過的風景,
是否歷史改變的,是還原當下那些南丁格爾的辛勞?




蕭斐宇:

第一次來到了眷村,原來眷村都會在住家外面插國旗,感覺滿特別的。


何世耀:

眷村就像是歷史的縮影,一道道猶如刺青,是不可抹滅的記憶。


 羅翊心:

我們在走路的時候,都不敢大吼大叫,
還有位婆婆和我們打招呼,整個好親切。
我想到上次和爸爸回高雄看他們的老家,
還順道和公公婆婆打招呼。

公公住的地方就是眷村,
低矮的房子,一排排的很整齊,
倒不中心新村的道路、房子有高有低,
雜亂的感覺。


















鄭祖慶:

無論在戶外、入口處、大門,
家家戶戶都掛著國旗,青天白日滿地紅隨風飄揚,
一條條蜿蜒的巷弄,不高但卻充滿著回憶的住宅,
經過時向我們親切問候的阿婆......

種種景象都令我十分難忘。




















張維彤:

其實已經好幾年沒有這樣仔仔細細的逛過北投了。
小時候,因為爸爸是38年跟著爺爺來到台灣的,
他們一開始住在台南眷村,
所以老爸對眷村事物特別有感觸,
因此常常去參觀有關眷村的展覽等。



2 則留言:

  1. 2013年4月20日:)

    在working holidays之前,
    我給"眷村"的代名詞即是一個懷舊和古色古香的老地方
    在working holidays之後,
    我對"眷村"的印象變成了充滿故事和人情溫暖的好地方

    雖然那天雨嘩啦拉的下不停
    但其實很開心這場雨幫我爭取到了聽張爸爸說故事的時間
    張爸爸細說著每一張黑白照片背後所蘊藏的故事
    原來眷村跟軍人有著緊密關係
    原來眷村是多麼的親切和互助
    原來眷村的生活簡單卻很知足...

    或許真的
    總是在追求內心的平靜和人與人之間的真心關懷
    因此聽著聽著...對眷村越來越著迷了

    雨停時
    大家一起扛樹幹 一起鑽地磚 一起掃落葉
    在土裡看到活跳跳的蜈蚣
    在葉片中看到色彩鮮艷的瓢蟲
    大家共同努力的一點一點修復
    那感覺真的很棒

    謝謝張爸爸和紹琰用心地帶領我們了眷村的背景和意義
    帶著我們實地走訪了眷村每一個角落
    讓我們對眷村的感覺又更真實了
    也感謝有這個機會讓我們能為這個美麗的地方貢獻一點心力
    謝謝你們:)

    眷村就如同是歷史的縮影
    真的好希望我們能夠傳承眷村的文化與精神: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走在眷村裡,時間彷彿回到了過去,
    門上掛著的小國旗、紅磚砌成的矮牆、老舊的公共浴池、
    紅色的橫紋木門還有斑駁的窗戶,每一個角落都散發出年代的氣息,
    巷弄雖然狹窄,但卻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每轉一個彎又是一個驚喜,
    每一戶人家的擺設都很有自己的特色、和屬於自己的故事,讓你會不自覺地想要了解它多一點,

    來過北投這麼多次卻一直沒有機會走進來,很開心因為working holidays這個活動,
    讓我有這個機會可以認識眷村文化,也認識了很多來自各個地方的朋友,
    在這裡的幾天,大家一起吃張爸煮的菜、一起挖泥土、一起抓蚯蚓、一起疊磚塊,一起用雙手去感受這片土地,
    雖然很累但是很充實,在這裡的每一刻都是享受的,
    真的很喜歡這裡,也很開心自己能夠幫上忙!

    希望下次回去的時候可以看到菜園裡充滿了新的生命!!!Haha
    (仍然念念不忘張爸煮的菜:D)

    回覆刪除